|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订阅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九正建材网 > 业界人物 > 陈国新

陈国新

打造重型机床制造基地———访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曾连续多年亏损的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自2000年扭亏以来,2002年的生产经营再创新高。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7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销售收入16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4.81%;实现利润180万元,比上年增长6.5%;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突破1万元,比年初预定的目标增长了26%。前不久,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到武重亲眼目睹了职工们健康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改革现状,指出:“武重能在最困难的境遇中自强不息走到今天,连续3年实现盈利,虽然利润只有一两百万元,但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有了现在的这个基础平台,发展将大有希望。”记者也于近日走访了武重董事长、总经理陈 国新。    改组改制   陈国新说,几年来,武重为了适应市场,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 度。2000年11月14日,武重债转股协议在京签订,债转股额度为3.82 亿元,企业的负债率大为降低,负债结构趋于合理。2001年,经武汉市 国资委批准,武汉重型机床厂由原来的工厂制改为公司制,成立武汉重 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对公司授权经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 司继承和延续了原武汉重型机床厂所有权利和义务。同时对现有资产负 保值增值责任。根据债转股协议,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华融 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三家共同组建债转股新公司——— 武汉武重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中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占股 份51.45%。武汉武重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立足于机床制造和加工业, 把产品做精、产业做大。目前两公司协调运转,初步建立起规范的法人 治理结构。2002年8月,为适应市场需要和武重集团公司走专业化发展 的路子,公司将铸造、锻造、金东等分厂联合组建武重铸锻有限公司, 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直接面向市场,感受市场压力。今年公司又 将8个加工分厂合并,组建机加公司,整合了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    人才回流   陈国新告诉记者,2002年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实施“人才 工程”,在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生产工人中选拔100名思想素质好、业 务技术精、敬业精神强、工作有实绩,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实行数额不等的专项津贴(每人每月200~600元),以调动全体员工学 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选拔、培养、稳定一批 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今年获专项津贴的人员 已扩大到200名,并首次将管理人员纳入了评比范围。目前,企业内学 技术、练本领蔚然成风,基本遏制住了人才外流的趋势,而且有部分过 去跳槽的优秀技术人才在了解到企业发展新举措后,纷纷要求回厂上班, 出现人才回流的新景观。    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都有了较 大提高,C K51、C H51系列立车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C K X53160 十六米数控立式车床、H R11数控道岔龙门铣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C H5116B数控立式加工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盘活资产   随着世界工业格局的转变,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基地, 结合武重的实际情况,公司拟定了实施搬迁改造,建设“两地一园”的 发展战略,即转让中心城区部分土地,到江夏藏龙岛建新厂,利用土地 级差,实施二次创业,努力把新厂建设成为中国重型机床制造基地,华 中地区加工协作基地;在原厂址建设外商投资商业园,通过搬迁改造,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想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公司全体 员工的一致赞成。来自机床行业、大专院校、设计院、政府部门以及本 企业的专家对武重搬迁总体方案的技术水平及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总体方案比较客观地描绘了武重发展蓝图,在技术与经济 上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公司已根据专家组的意见 和建议对企业搬迁方案作了修订和完善。    2001年底武重成功地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英国百安居和美 国普尔斯马特两家跨国公司。为此企业投资6700余万元,兴建总面积达 3.4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两座(英国百安居建材装饰超市和美国普尔斯 马特会员购物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土建工程阶段。百安居建材超 市预计今年3月份交付商家使用,5月份正式开业。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 为企业带来近1200万元的收入,充分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培育了新的 经济增长点,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可为8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 (中国工业报)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